修改狂從1990開始接觸PC GAME,從2004左右開始用個人網頁分享存檔加影片,2007年開始在YouTube分享破關影片,到2014年,這7年來累計快600部,但容易被刪,所以放棄了,改單純記錄破關遊戲的時間和配備。
2017年12月25日 星期一
2017年12月16日 星期六
2017年12月5日 星期二
2017年11月27日 星期一
2017年11月18日 星期六
2017年11月17日 星期五
2017年11月15日 星期三
2017年11月3日 星期五
2017年9月23日 星期六
2017年9月18日 星期一
2017年9月12日 星期二
2017年9月4日 星期一
2017年9月3日 星期日
2017年9月1日 星期五
2017年8月30日 星期三
2017年8月29日 星期二
2017年8月25日 星期五
顯示卡散熱測試 (GTX1060、HD7750、HD4670)
修改狂這幾天把我家的5張顯示卡做個散熱測試,種類依性能高低分別如下:
ASUS DUAL-GTX1060-O3G (2016/10自購全新)
PowerColor 經典 HD7750 1GB GDDR5 (2012自購全新)
ASUS EAH4670/DI/512M (2017/08網拍二手)
HIS HD 4670 IceQ 512MB (2017/08網拍二手)
ASUS EAH3650/HTDI/256M (2009自購全新)
測試用主機
Intel I5-3470 配原廠規格的銅底0.6a風扇
創見 DDR3 1600 8G*2
be quiet L8-500W
Windows 7 x86
修改狂偏好ASUS,原因是送修方便,30分鐘就能到達維修站,但ASUS我2X年來自買自用的4片顯示卡、超過4片主機板從來沒送修過,保固內沒壞,不過有幫人送修過1片顯示卡和1片主機板,感覺還不錯,至少比微星的顯示卡送修感受好多了,內容不關主題就不多說了。
測試一(網路某神人的顯示卡晶片背面放風扇):
今天看到的,所以我就拿我的ASUS DUAL-GTX1060-O3G來試,這片預設風扇速度的話用FurMark去燒機輕鬆破75度,還快接近80度,所以我用ASUS GPU TweakII來調整風扇速度,原廠是81度時50%,90度時100%,我把它改60度時50%,70度時100%,這樣就能壓在70度以內。
用42度來看是因為燒機過程主機版的溫度大約是40~41度,所以機箱溫度不會太低,顯示卡用42度看差不多。
有眼睛的一看就知道有沒有差了,一樣都是熱導管散熱的顯示卡,我的會沒有差的話可能是我的顯示卡風扇開到80%散熱比較好,所以有沒有上置風扇其實沒差,另一個原因也可能我的CPU風扇比網路神人靠近顯示卡約1公分,所以他會吹冷風,而我的是吹CPU過來的熱風,由於最高溫差異不大,只是在66度要升67度會久一點,所以我就沒用其他顯示卡測試了。
測試二(加大風扇和修改風扇電源):
除了上一篇的HD7750,我另外還試了網拍買的2片二手HD4670,這2片原廠風扇下去跑FurMark5~10分鐘是73~74度,所以只好修改風扇電源改直接接到12v上,效果其實有一點點用,但還是維持在71度,所以又測試了加大風扇,在掛上酷媽的A12025-20RB-3BN-F1(12公分 12v 0.37a),可以把溫度壓在67左右,在掛上8公分(12v 0.36a)可以壓到65左右,但比12公分吵很多,最後我試過幾種原廠散熱裝置,把壞掉Lantic 喬帝A4670D3-1GDVH RK (火箭版)的原廠散熱裝置改到HIS HD 4670 IceQ 512MB使用,ASUS EAH4670/DI/512M的測的溫度比較低一點,但它的DVI壞了,無法直接用,只能透過轉接頭給D-SUB,所以只好把外甥的機子裝HIS HD 4670 IceQ 512MB。
想加強散熱的人可以考慮加大9公分風扇就夠用了,真的12公分有一堆風都吹不到,除非你的散熱片超大,但那種建議裝2顆9公分去吹,因為12公分的比顯示卡高,再怎麼大片的散熱片12公分還是有些地方永遠吹不到,就算你改2顆也是一樣。
ASUS DUAL-GTX1060-O3G (2016/10自購全新)
PowerColor 經典 HD7750 1GB GDDR5 (2012自購全新)
ASUS EAH4670/DI/512M (2017/08網拍二手)
HIS HD 4670 IceQ 512MB (2017/08網拍二手)
ASUS EAH3650/HTDI/256M (2009自購全新)
測試用主機
Intel I5-3470 配原廠規格的銅底0.6a風扇
創見 DDR3 1600 8G*2
be quiet L8-500W
Windows 7 x86
修改狂偏好ASUS,原因是送修方便,30分鐘就能到達維修站,但ASUS我2X年來自買自用的4片顯示卡、超過4片主機板從來沒送修過,保固內沒壞,不過有幫人送修過1片顯示卡和1片主機板,感覺還不錯,至少比微星的顯示卡送修感受好多了,內容不關主題就不多說了。
測試一(網路某神人的顯示卡晶片背面放風扇):
今天看到的,所以我就拿我的ASUS DUAL-GTX1060-O3G來試,這片預設風扇速度的話用FurMark去燒機輕鬆破75度,還快接近80度,所以我用ASUS GPU TweakII來調整風扇速度,原廠是81度時50%,90度時100%,我把它改60度時50%,70度時100%,這樣就能壓在70度以內。
我的主機照,據網路某神人說,他玩某遊戲時的GTX 970顯示卡GPU溫度從原先近50度降到40-45度,當然內文看不出來是有沒有裝側板的時候,不過最後他說上層放風扇是有效的,所以修改狂當然也要來試一下,不然顯示卡又過熱燒壞又要花錢。
無上置風扇時,從42度到66度要75秒,最高67度,從66降到42度要117秒。
8公分0.11a時,從42度到66度要75秒,最高67度,從66降到42度要114秒。
8公分0.16a時,從42度到66度要72秒,最高67度,從66降到42度要111秒。用42度來看是因為燒機過程主機版的溫度大約是40~41度,所以機箱溫度不會太低,顯示卡用42度看差不多。
有眼睛的一看就知道有沒有差了,一樣都是熱導管散熱的顯示卡,我的會沒有差的話可能是我的顯示卡風扇開到80%散熱比較好,所以有沒有上置風扇其實沒差,另一個原因也可能我的CPU風扇比網路神人靠近顯示卡約1公分,所以他會吹冷風,而我的是吹CPU過來的熱風,由於最高溫差異不大,只是在66度要升67度會久一點,所以我就沒用其他顯示卡測試了。
測試二(加大風扇和修改風扇電源):
除了上一篇的HD7750,我另外還試了網拍買的2片二手HD4670,這2片原廠風扇下去跑FurMark5~10分鐘是73~74度,所以只好修改風扇電源改直接接到12v上,效果其實有一點點用,但還是維持在71度,所以又測試了加大風扇,在掛上酷媽的A12025-20RB-3BN-F1(12公分 12v 0.37a),可以把溫度壓在67左右,在掛上8公分(12v 0.36a)可以壓到65左右,但比12公分吵很多,最後我試過幾種原廠散熱裝置,把壞掉Lantic 喬帝A4670D3-1GDVH RK (火箭版)的原廠散熱裝置改到HIS HD 4670 IceQ 512MB使用,ASUS EAH4670/DI/512M的測的溫度比較低一點,但它的DVI壞了,無法直接用,只能透過轉接頭給D-SUB,所以只好把外甥的機子裝HIS HD 4670 IceQ 512MB。
想加強散熱的人可以考慮加大9公分風扇就夠用了,真的12公分有一堆風都吹不到,除非你的散熱片超大,但那種建議裝2顆9公分去吹,因為12公分的比顯示卡高,再怎麼大片的散熱片12公分還是有些地方永遠吹不到,就算你改2顆也是一樣。
HD7750顯示卡自己修理成功
因為HD7750被外甥(高中和大學)玩LOL玩到破圖掛了,所以就EAH3650頂一下,最後去網拍買2片HD4670,1片350以內,因為NVIDIA的同期顯卡這幾代評價不好,發熱大,價位超過500元的我又買不下去,沒保固,掛了浪費錢,反正外甥用EAH3650玩LOL有好幾年了,是因為2016/10我買GTX1060才把HD7750給外甥用,所以不用買太好的二手顯示卡。
PowerColor 經典 HD7750 1GB GDDR5修理成功經過如下(含加大風扇測試):
這片在2017/07時,一開始能進去WINDOWS圖形,但一進去桌面就沒畫面,後來變成只能在開機後的畫面(沒裝硬碟時),但沒多久就開始沒畫面了。
前幾天無意間看到YOUTUBE上有位神人用吹風機和烤箱修理自己的3片NVIDIA GTX470顯示卡,竟然1片死機 (烤箱把電阻燒爆),兩片復活 ,所以修改狂就自己來實驗看看,當然一看就知道用烤箱是錯誤的,因為電容耐溫才105度,其他的零件說實在的也沒耐很高溫,況且是要重焊晶片而已,用烤箱是整片的,不過吹風機的話就死馬當活馬醫看看了。
拿家裡的1200W吹風機,把前面的扁頭拿掉,靠近拆掉散熱裝置的晶片上面約1公分左右,繞圈圈吹個1分鐘後,用東西壓晶片,上機測試.....結果能正常進入桌面,但桌面根本無法看到任何東西,只有視窗的一些邊框,按有反應,但比沒用吹風機前好多了。
進行第二次處理,繞圈圈吹個1分鐘後,用東西壓晶片,馬上再繞圈圈吹個1分鐘後,用東西壓晶片,上機測試.....結果能正常進入桌面,而且完全沒破圖了,心想用1440x900的不準,換1920x1080的螢幕來試,用FurMark去燒機,燒到71度時開始破圖,原廠風扇真小,但我用了3年玩過不少2013年前的3D遊戲,一次玩2~3小時都沒出問題,怎麼給外甥玩LOL就過熱破圖,可能他們機殼側板顯示卡附近的通風孔被擋住。
既然燒機會破圖,那麼就要降低溫度看看,把EAH3650俗稱鳳梨扇拆下裝上去,沒想到孔位一樣都是43公分,連HD4670也一樣,但是銅柱高度太高散熱片會壓不到晶片,所以拆銅柱用長螺絲鎖,只要避免太緊讓顯示卡彎曲就好,上機測試.....用FurMark去燒機,超過10分鐘一直維在65度,爽啊,當初3000左右買的顯示卡又可以繼續用了。
記錄一下同樣散熱器分別加裝鳳梨扇7公分(已修改電線直接接到12v上,12v 0.11a)和酷媽12公分2.5公分厚(12v 0.16a)和ARX阿共製9公分(12v 0.30a)的差異。
鳳梨扇7公分從42度到63度要186秒,最高63度,從63降到42度要87秒。
酷媽12公分從42度到63度要114秒,最高66度,從63降到42度要87秒。
ARX阿共製9公分開機後測試從42度到63度要216秒,最高63度,從63降到42度要84秒。
ARX阿共製9公分隔降到40度2後分鐘再測一次,從42度到63度要138秒,最高64度,從63降到42度要90秒。
ARX阿共製9公分隔降到40度12後分鐘再測一次,從42度到63度要126秒,從63降到42度要90秒。
馬上換鳳梨扇7公分再測看看,從42度到63度要186秒,最高63度,從63降到42度要99秒。
用42度來看是因為燒機過程主機版的溫度大約是40~41度,所以機箱溫度不會太低,顯示卡用42度看差不多。
12公分反而沒那麼好用,應該是散熱片面積不大,大約有1/3的風都吹不到,依照散熱片面積,應該用9公分的比較適合,總之鳳梨扇就很好用了,況且cpu的風扇還比它大聲,最大3000轉,想升級塔扇,但一直買不下手,600左右,反正其他環境噪音也不少,9公分的應該是被散熱片隔太高,風壓沒那麼大。
再試一次鳳梨扇後,真的鳳梨扇還比較好用一點,沒想到EAH3650的風扇還有用處。
當然燒機只是讓GPU跑100%,會不會可能是記憶體問題呢?所以就用3DMark11去試,用P模式預設跑有跑完,應該玩中等規格的遊戲沒問題了,放在我房間的備用機上,L5420+4G ram+80G硬碟+XP,因為有些遊戲防拷只能用XP啊,我的主要主機只安裝Windows 7 x64(SSD 120G)和x86(2TB)。
PowerColor 經典 HD7750 1GB GDDR5修理成功經過如下(含加大風扇測試):
這片在2017/07時,一開始能進去WINDOWS圖形,但一進去桌面就沒畫面,後來變成只能在開機後的畫面(沒裝硬碟時),但沒多久就開始沒畫面了。
前幾天無意間看到YOUTUBE上有位神人用吹風機和烤箱修理自己的3片NVIDIA GTX470顯示卡,竟然1片死機 (烤箱把電阻燒爆),兩片復活 ,所以修改狂就自己來實驗看看,當然一看就知道用烤箱是錯誤的,因為電容耐溫才105度,其他的零件說實在的也沒耐很高溫,況且是要重焊晶片而已,用烤箱是整片的,不過吹風機的話就死馬當活馬醫看看了。
拿家裡的1200W吹風機,把前面的扁頭拿掉,靠近拆掉散熱裝置的晶片上面約1公分左右,繞圈圈吹個1分鐘後,用東西壓晶片,上機測試.....結果能正常進入桌面,但桌面根本無法看到任何東西,只有視窗的一些邊框,按有反應,但比沒用吹風機前好多了。
進行第二次處理,繞圈圈吹個1分鐘後,用東西壓晶片,馬上再繞圈圈吹個1分鐘後,用東西壓晶片,上機測試.....結果能正常進入桌面,而且完全沒破圖了,心想用1440x900的不準,換1920x1080的螢幕來試,用FurMark去燒機,燒到71度時開始破圖,原廠風扇真小,但我用了3年玩過不少2013年前的3D遊戲,一次玩2~3小時都沒出問題,怎麼給外甥玩LOL就過熱破圖,可能他們機殼側板顯示卡附近的通風孔被擋住。
既然燒機會破圖,那麼就要降低溫度看看,把EAH3650俗稱鳳梨扇拆下裝上去,沒想到孔位一樣都是43公分,連HD4670也一樣,但是銅柱高度太高散熱片會壓不到晶片,所以拆銅柱用長螺絲鎖,只要避免太緊讓顯示卡彎曲就好,上機測試.....用FurMark去燒機,超過10分鐘一直維在65度,爽啊,當初3000左右買的顯示卡又可以繼續用了。
記錄一下同樣散熱器分別加裝鳳梨扇7公分(已修改電線直接接到12v上,12v 0.11a)和酷媽12公分2.5公分厚(12v 0.16a)和ARX阿共製9公分(12v 0.30a)的差異。
鳳梨扇7公分從42度到63度要186秒,最高63度,從63降到42度要87秒。
酷媽12公分從42度到63度要114秒,最高66度,從63降到42度要87秒。
ARX阿共製9公分開機後測試從42度到63度要216秒,最高63度,從63降到42度要84秒。
ARX阿共製9公分隔降到40度2後分鐘再測一次,從42度到63度要138秒,最高64度,從63降到42度要90秒。
ARX阿共製9公分隔降到40度12後分鐘再測一次,從42度到63度要126秒,從63降到42度要90秒。
馬上換鳳梨扇7公分再測看看,從42度到63度要186秒,最高63度,從63降到42度要99秒。
用42度來看是因為燒機過程主機版的溫度大約是40~41度,所以機箱溫度不會太低,顯示卡用42度看差不多。
12公分反而沒那麼好用,應該是散熱片面積不大,大約有1/3的風都吹不到,依照散熱片面積,應該用9公分的比較適合,總之鳳梨扇就很好用了,況且cpu的風扇還比它大聲,最大3000轉,想升級塔扇,但一直買不下手,600左右,反正其他環境噪音也不少,9公分的應該是被散熱片隔太高,風壓沒那麼大。
再試一次鳳梨扇後,真的鳳梨扇還比較好用一點,沒想到EAH3650的風扇還有用處。
當然燒機只是讓GPU跑100%,會不會可能是記憶體問題呢?所以就用3DMark11去試,用P模式預設跑有跑完,應該玩中等規格的遊戲沒問題了,放在我房間的備用機上,L5420+4G ram+80G硬碟+XP,因為有些遊戲防拷只能用XP啊,我的主要主機只安裝Windows 7 x64(SSD 120G)和x86(2TB)。
訂閱:
文章 (Atom)